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永英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51期
中小学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备课要增强教学设计意识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味的尊重教材,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两个目标虽然是隐性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要力求体现这两个目标。尊重学生是课改以来我们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备课理念。
传统备课中,我们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教学内容既要做出背景分析,又要做出功能分析。语文教学设计要有语文意识,也就是在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积累的意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次是思考的意识,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三是创造的意识,创造是语文学习的高境界。总之,要把语文意识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并逐渐增强语文能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重点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活动设计
教师要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从思想上教师要确立教学模式意识,必须运用精湛的技巧设计,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课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何设计学习流程,是教师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是否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