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项目评比指标
1课件
评选指标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创新与实用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30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25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25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20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f2微课
评选指标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25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行为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25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25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实用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25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3融合优质课
评选指标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15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恰当选择应用学科教育资源;25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f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教学反思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25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25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
充分体现。
10有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课后反思。
4教师网络空间
评比指标分值
评比要素
空间设计
栏目板块设置分类合理,功能使用方便快捷;10页面导航清晰,颜色协调,简洁美观;
开设个性化栏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体现个人特色。
教学应用应用效果
网络备课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记录完整,教研形式、途径和内容有创新;
利用空间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
40
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答疑,在线作业、测试等学习评价活动,
过程记录完整;
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信息丰富,记录完整,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群体深度参与,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在线教学、指导评价
30
成效显著;
空间访问量大,更新及时,活跃度高,交流互动效果突出;
特色创新
20
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