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的物质的分离的易考点和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3.了解粗盐提纯的方法及其实验操作。重点、难点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知识框架考点1: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叫结晶。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1、获得晶体的方法(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f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即“夏天晒盐,冬天捞碱”。2、结晶水合物无水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也是蓝色的
3、关于溶解和析出的平衡由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从宏观角度看,把硫酸铜晶体放入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但是从微观角度看,一块硫酸铜晶体上可能左边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时,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溶解和析出平衡,质量不变,形状发生变化。4、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f(1)原理:对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的固体溶质,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晶体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形成晶体的过程成为结晶。结晶步骤:不饱和溶液晶核的生成晶体的生长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
(2)过程:1制备小晶体2小晶体“长大”成为大晶体(3)操作关键:
f1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2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3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4晶种的选择是关键,要获得形状完整的晶种,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5饱和溶液要静置,防止震动6晶体的“成长”需要进行多次结晶,整个过程中在线上只留一粒晶体,多余的晶体要去掉,每次取出后要修改其外形,使其保持完整的形状考点2:水的利用和保护(1)防止水污染a.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①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许多②农业废水中常含有③生活污水中常含有有毒物质;
农药、化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