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硬件建设、布局合理、给学生一片安全的天空。5)卫生老师要妥善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处理已经发生的伤害事故。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安全措施1、课前充分备课,在教案中具体体现安全措施、保护与帮助的方法。2、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器材。3、体育课提出课上要求:(1)不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不带胸针,不留长指甲。(2)上课整队记录考勤,妥善安排活动;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f(3)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4)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5)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6)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7)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学校和班主任处理。三、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的安全措施1、早操:在体育教师组织下有序,迅速整好队。班主任检查人数,对身体状态不好的同学,要有班主任签字的假条,假条交给卫生老师处进行汇总。2、体育早锻炼活动:班主任指导本班体育委员有秩序进行锻炼。3、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做好巡视,班主任有序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四、课余运动训练中的安全措施1有先天性疾病或其他不适合课余训练的学生不招入训练队,以免发生安全事故。2、教练员要带领,指导运动员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量,运动强度要适量,训练手段,方法要合理,避免过度训练出现危险。3、教练员在训练过程重要关注全场,提高警惕,特别是有危险的
f动作和项目。4、教练员要指导运动员做好每天的放松,恢复,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全训练。五、学校运动会中的安全措施1、制定竞赛规程,并制定运动会的安全预案。2、裁判员培训,要特别强调安全,各项目裁判长要由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担任,赛前做好准备工作,指导裁判员教师或学生熟悉本项目的裁判工作。3、组织好观众。运动会要设立精神文明评审委员会,监督不参赛的学生在指定位置观看比赛,并保证所在位置的卫生情况。4、设有医疗救护组。由学校医务室承担,对出现的运动损伤妥善救治。5、外出参赛。参加区级、市级比赛的要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集体性比赛由学校统一租赁具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个别性比赛,要乘坐合格交通工具,请有经验的驾驶员,驾驶员不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