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孟子》二章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孟子》二章
教学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目标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理解作者关于大丈夫的精髓。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文意
课时2课时课型精讲
难点理解作者关于大丈夫的精髓。
教学用具
教学环节
多媒体


二次备课
复习
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
新课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
导入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
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走进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
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
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
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程二、读诵本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授下熄。”主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
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解释本文。
【注释】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
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
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
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
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6)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
1
f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