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从规模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新世纪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此次“民工荒”大量缺乏的仍是普工,缺工最严重的还是家具、制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而95的这些企业都希望招收年龄4在18~25周岁的青年熟练工。但是这些却是收入低、强度大的苦差事。这与更追求精神满足,渴求自我实现,渴望扎根城市的农二代的就业价值观念相悖,他们再也不愿单纯从事脏、苦、累的体力活,他们对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可现有的企业因为
作者简介
黄珍华(1986),女,汉,福建漳州诏安县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晖涛(1969)汉,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0B025),课题名称:后危机时代“用工荒”现象的经济社会分析
f无视或淡漠这种需求而面临着用工短缺的问题。另外,拥有较高素质的二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自己创业,他们能够利用自己在求学或务工过程中积累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逐步实现创业。这样不仅减少了农民工在市场上的供给,更重要的这些选择创业的农民工有可能会和先前的企业争抢农民工,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在供给减少、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民工荒”的问题便显得更加的严重。2劳动力供需的能力结构不匹配虽说此次“民工荒”更多的是“普工荒”,但是,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包括技能型工人的缺失。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需要工人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术,主要表现在对熟练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但是市场提供的只能是普通的劳动力。虽然说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素质较之老一辈的农民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目前在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左右,大量农民工缺乏技能使得很5多企业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3企业用工机制和用工环境存在问题企业所定的工资水平过低是“民工荒”发生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而农民工的工资又相对偏低,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加大。而且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长,劳动负担重。全国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4.65小时,一半的农民工每周工作56小时以上。如果按每周五个工作13计算,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09个小时,如果按每日8小时工作制计算,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8天。数据还发现,有206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