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作者:郭椋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03期
摘要:中德两国都是机电产品出口大国,机电产品在中德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中占绝大比重,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5年中德两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得出中德机电产品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且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产业内水平指数基本保持较高的值,但根据HS编码分类,七类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却有显著的差异,有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一些却很低,说明我国与德国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本文根据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我国与德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关键词:中德贸易;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一、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概况
中德两国自建交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进出口贸易关系,进出口额基本保持稳定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两国之间贸易更是发展迅速,2002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而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德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在两国的进出口货物贸易中,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占很大比重。本人从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中收集到近16年来中德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整理后得到的统计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中德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都有巨幅的增额,增长率的变动则与国际贸易形势相关,在贸易不景气的年份,贸易额下降,例如2009年(金融危机后,德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对德国逆差,且差额较大,在机电产品的巨额逆差也是我国对德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产业内贸易(i
trai
dustrytrade,II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给定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活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一直占据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位置,产业内贸易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具有利益大,调整成本小等优势,成为各国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选择。笔者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衡量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其表达式如下:GL1(XM(XM)),其中X、M分别代表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指数越接近于1,则说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由图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5年中德两国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保持在06至09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