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导入:从1999年起,连续六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2004年分省命题,在全部十五道作文题中,除北京卷考查命题作文“包容”外,其余十四道都是话题作文。江苏省的作文阅卷专家们,是这样给“话题作文”定义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中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二、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比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中: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是“材料”。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就是“提示语”。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显然是“话题”。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这显然是“注意”。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比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而是提示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