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采用造瘘或植入等方式而非CVC。(ⅠA类)7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ⅠB类)8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CVC。(ⅠB类)9关于胃肠外营养置管,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10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ⅠA类)11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ⅠB类)
f三、手卫生和无菌操作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ⅠB类)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ⅠB类)3进行周围静脉置管时,若对插管部位进行皮肤消毒后不再触碰该部位,则佩戴清洁手套即可。(ⅠC类)4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中线导管置管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ⅠA类)5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Ⅱ类)6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ⅠC类)四、最大无菌屏障措施1在放置CVC、PICC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ⅠB类)2肺动脉插管时,应使用无菌套管进行保护。(ⅠB类)五、插管部位皮肤准备1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采用消毒剂(70酒精、碘酒、聚维酮碘或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清洁皮肤。(ⅠB类)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ⅠA类)3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4关于氯己定在2月婴儿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5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消毒剂已干燥。(ⅠB类)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ⅠA类)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类)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