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36、镁和铝
1.复习重点
1.镁和铝单质的化学性质;
2。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重点是Al2O3、AlOH3的两性。2.难点聚焦
一、金属的通性
项目
内容
周期表中的分布
位于从硼到砹的左下方,在已知的109种元素中有87种是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的特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ⅣA~ⅥA的某些金属元素有4~5个,但核外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较多,原子半径较大)
组成微粒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及通常状态
通常情况下都是金属晶体,只有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分冶金工业
黑色金属:铁、铬、锰
类
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
密度
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3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
从与人的
常见金属:如铁、铜、铝等
接触分
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物理性质(通性)
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热和电的良导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1.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具有一些共同性质,是由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相似性决定的。金属的价电子较少,容易失
去价电子变成金属离子,这些释出的价电子,不在属于那个或那几个指定的金属离子,而是整体金属的“集
体财富”。它们在整个晶体内自由移动,人称“自由电子”。有人描述金属晶体内的实际情况是“金属离子沉
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换言之,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电性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和
自由电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但是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电性作用”有相对强弱之分。一般来说,价
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作用”愈强,其熔沸点相对较高,密度、硬度也相对较大。
例如: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数目相同,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
半径增大,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它们的熔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
如:碱金属熔点钠比钾高,硬度钠比钾大。
同一周期金属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价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它们的熔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如:按钠、
镁、铝的顺序熔点依次升高,硬度逐渐增大。
2金属的物理特性及解释
(1)金属都是电的良导体,通常情况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的
热运动,当金属的两端存在电势差的时候,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便作定向的移动,酷似人的定
向移动就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