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3级高一物理
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32弹力
第三十三、三十四课时
主备人赵书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人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3.实验设计与操作.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刻度尺、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片、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带刻度的木板、弹簧、钩码等等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每小组分发一根细铁丝,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绕制一个小弹簧.可以让学生在家先做好让学生拿起自己绕制的小弹簧,轻轻地拉一拉或压一压.师:在弹簧被拉伸的同时,有没有感觉到你的手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生:有.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新课教学一、弹性形变和弹力实验演示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演示实验6:纸张被手揉皱.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师:上面的几个实验非常容易做,大家可以在课下做这几个实验,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出更好的实验。这几个实验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生1: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f生2:它们的体积有的发生了变化.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