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4.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二)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三)甲《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
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
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
f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
译文:
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五)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小题。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四)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小题。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