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正确11、周诗有大雅和小雅两种,后来的周诗指的是《诗经》。()正确12、鲁襄公29年,《诗经》基本编订,但没有进行分类。()错误1、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具有类比功能)。2、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的是(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3、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形声字)。4、朱熹的《诗集传》兼顾诗与经的做法。()正确5、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正确6、“比”是类比,形成咏物和比德的传统。()正确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战国策》讲的是“仁”)。8、孟子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性社会属性)。
f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孟子谨言)。10、南宋的(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11、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正确12、《孟子》与《论语》的观点没有一点关联。()错误13、儒家的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正确14、《论语》是最晚被列为儒家经典的一本书。()错误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仁指的是责任)2、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不正确的是(孔子讲义)。3、孔子的“仁”是理想的品德与感情,孟子的“义”是现实的标准与准则。()正确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建构来源于社会。()正确5、孟子对“仁”的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的本性。()正确6、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错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内圣指的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8、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从民主到民本)。9、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10、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正确11、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正确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正确2、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3、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的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错误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正确6、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7、“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8、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正确9、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正确10、《大学》是中国的修心大法,《中庸》讲的是修心的目标。()错误1、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2、《中庸》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