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f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不纸上谈兵,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细腻、得法。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思维。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我们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g×16=16g。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gL。学生:(进行计算)教师: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
重点研习“计算”这个步骤,而略讲“称量”“配制”“装瓶、贴签”几步。重难点突破措施得力。
f为为呢?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