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生态建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刘春晖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3期
摘要:按照生态建筑的设计规划原则,选用正确的生态建材是保证生态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引领我国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生态化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自然和谐生态建筑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3004101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生活水平及生活观念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由基本的生活保障转向高层次的消费。而作为高层次消费的一种旅游,已不是个别人的专利,而是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首先,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环境的同时,又可以使人们远离喧闹的城市,摆脱繁重的工作压力而更进一步的亲近大自然。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经济、假日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使人们的休闲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旅游也成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事物总是有正反两方面的利害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怎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注环境、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缘于人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价值的认识和深化。而这里所说的环境价值,包括物质功利价值和精神审美价值和精神审美价值。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两者的结合,使人与自然和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其实早已被许多民族研究并解决过。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就是指按照地方环境特点进行规划设计,是指本着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将地方环境与资源条件作为两个重要的设计依据进行考虑,不仅能够真正满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而且可以优先采用适宜技术、经济、功能合理的要求的建筑。这种建筑将以满足人们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舒适度为基本出发点,并有效地开发当地特有的材料,利用当地地形地质地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然材料的运用以及借鉴传统民居的独特风格上。
1,从我国地形特点来看。这样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居民占总人口的52,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许多环境优美、地价低廉的山地都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依山傍水”历来是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但是当前,种种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对自然的粗暴掠夺行为加剧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