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学区北白道中学
课题组
2010.06.
f《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学区北白道中学课题组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研究组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负责人:成员:负责人:赵志刚成员:李俊梅谭月爱李海平执笔人:执笔人:李俊梅
根据《关于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2008年1月2010年7月我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经过为期三年的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已如期结题,并取得了预期成果。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发展教育的客观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从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塑造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确立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我们明确了这轮新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务。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落实这些先进的理念和任务,就必须转变原有的一些教学理念,改革障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