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童,让他们在这一基础上自由地进行想象、操作,可“因意选材”,也可“因材施艺”,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第三,手工活动可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一是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手工操作;二是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手工活动;三是可以将手工活动的成果当做游戏的道具。第四,要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手工活动的卫生习惯。
6
f11、简述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里实施对话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在作为文本的美术作品面前,师生双方均有说话的权利。2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4教师不应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对话可能引发对话双方意想不的新东西,因此,教师和儿童都应该阐述自己的观点。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12、简述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的事项一美术教育目标:美术教育目标是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二关注实际情况三便于操作四评价信息来源13、简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1画稿。先用铅笔在纸上起稿,检查有无正反方向问题。2上版。用复写纸把画稿转移到吹塑纸上。如有把握在吹塑纸上直接画,可以省去这一步骤。3刻制。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吹塑纸版上按照画稿“刻制”,即在纸版上“画线”,画过的地方版面呈凹线。刻制时要注意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粗线可用各种笔杆、筷子等物压画。4印刷。为便于印刷应先将刻好的吹塑版用胶水平贴在厚纸版上。印吹塑版画的油墨要适当调稀,加入少许调色油或松节油。用油墨滚筒在版面上均匀滚上油墨,铺纸轻轻压印。14、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在儿童的知觉中,人体的各部分尚未分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所画的图形的象征意义才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特定的含义。3~4岁的幼儿一般都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或在别人所画的人物中找出这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