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
g):职业,事务。●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
f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乾乾不息:自强不息。●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f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廉:清廉。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