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跌入路边水流湍急的排水渠中。危急关头,驾车路过的市民徐卫华一家挺身而出,在附近村民赵世明等人的帮助下,仅用86秒就从排水渠中救起了小男孩,使其转危为安。
现在让我们观看视频,看看当时的情景。
我们要讲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河南漯河。
今年4月9日上午10点多,河南漯河在一辆105路公交车上,一位残疾人坐在座位上。车停稳后,残疾人吃力地
f挪动身体,想要走下车去。这时,公交车司机秦绍雷,走向残疾人,一把将他背起走下车去,并轻轻将他放在路边。
现在让我们观看视频,走进温暖时刻。我们要讲的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云南广南县。
今年3月26日晚,广南县一名司机在途中遇见一名骑单车回家的小学生。因路上没有路灯,热心司机担心小学生回家途中害怕,或有摔跤,于是慢慢跟在小学生后面,并用车灯照亮这名学生回家的路,直到20分钟后前方出现了灯光。小学生为表示感谢,下车后对着司机深深鞠了一躬。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温馨、动人的瞬间,请看视频。救人、助人、爱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古来有之。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好人,今天,她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听听她的故事。有请老师。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我们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诵国学经典养浩然正气。下面我们进入本期讲堂的第四个环节:诵经典请大家跟我一起诵读(领读)。
《大学》节选
f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段文字节选自《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发扬光明德行的人,必须先治理好他的邦国;要治理好邦国,必须先安定好自己的家族;要安定好家族,必须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要修养好品德,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心思,必须先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必须先要有明确的认识。
f获得明确认识的方法,在于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
学习和研究事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