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分与合》说课稿教案
分类作文应用文说课稿数学说课稿一年级数学《分与合》说课稿教案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t创作时间:2009052018231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数学《分与合》说课稿文章内容由碧意之时收集本站
t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本节课的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t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练习课是很枯燥的课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课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旅行的故事贯穿整个练习,让每一个练习都联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发现法:在分一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t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习练习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方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目的确,比如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练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
t找一找,亲身感知,巩固数的分与合,从而小结出数组成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