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便管理、水土流失严重、品种劣质”的低效茶园,退耕还林,恢复生态;通过“改树、改园、改土、改种、改管”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加大投入,推广“15万元hm2”的成功栽培模式。
312建立标准茶园,着力开垦新茶园
根据2013年4月省政府召开的加快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到2015年,全省茶园总面积要达到10万hm2,目前全省茶园总面积为6549万hm2,2~3年内须新增3451万hm2”。新增茶园要建成标准化茶园,在生产实际中,需打好“三张牌”:(1)“生态牌”。利用生态优势选择开发茶园,通过新建茶园,营造更好的生态优势,形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2)“标准牌”。新建茶园要按标准选择园地、规划茶园、种植茶园、管护茶园、采摘与加工。(3)“绿标牌”。新建茶园要建成为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茶园用地选择,开垦种植、生产管护、采摘加工等按绿色标准或有机标准操作,产品实行认证。
313拓展茶产品外延,着力打造茶文化和茶旅游
茶产业每个环节既能单独形成主业,又与上下环节紧紧相扣,融入和拓展新的产业。因此,茶产业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应充分利用江西山川秀美,生态优越,茶产业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厚重的优势,系统发掘整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做新茶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江西省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古色旅游的丰富资源,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休闲观光生态茶园、茶楼茶馆、茶博馆、茶文化体验公园,做足茶旅游产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2改进栽培园艺与推广机械化,提升江西茶产业劳动生产率
茶谚道:鲜叶“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茶农“半年辛苦半年闲”。形象生动地反映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存在生产阶段性用工高峰和劳动力大半年空闲的突出矛盾。而现阶段受茶园立地条件不同,品种搭配不合理,园相面貌不一致等影响,采茶机、中耕机只能在部分茶园和时间使用,无法全部代替劳动力,茶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因此,必须做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改良品种。合理搭配特早生、早生、中生、晚生品种,使茶芽萌发、新梢生长期由过度集中变为相对集中,使鲜叶采摘等用工高峰能错开进行。二是改善产品结构。合理采摘春茶、夏茶、秋茶,形成名优红绿茶,大宗红绿茶,科学合理安排手工采摘、机械采摘。三是建设培育标准化茶园,便于机耕、机剪、机采、机制。四是加快研制开发,推广使用适宜不同地形地貌茶园的中耕机,采茶机。
33创新产品和推广实用技术与开发人才资源并举,形成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