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
精品试卷
●课标要求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课标解读1.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措施及其作用。2.从濒危生物的灭绝入手,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新课导入建议由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的目的导入新课生态环境保护。●教学流程设计
推荐下载
f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识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措施,能够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2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区别就地保护和
能具体说明某一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迁地保护的异同。
精品试卷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1发展生态农业1理论指导:生态学。2生产过程: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3目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优质。4要求: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5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1原因:矿产资源开发、铁路及公路建设等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2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对给地区带来哪些生态效益?【提示】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降水,减小风速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宝贵的财富。2.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对生物资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
推荐下载
f就地保护是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精品试卷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通过建立
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2.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2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