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典型材料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建华区人事局
建华区是谱写着古代文明和铺满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老城区。如今,经过老城区改造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新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2007年,在农业和农村考核中,包揽了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和农村能源5项先进,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七区唯一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区”称号。建华区农业总人口10272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385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74。已评聘农业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91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496,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成效明显。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3元,同比增长23,位居全省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开发意识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人事部门,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要正确认识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把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一)量上实现了新突破。我们认真领会和理解科学人才观的实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实用人才的范围界定上打破行业和身份限制,只要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建筑、服务、管理等行业中,具有一技之长,所从事行业有一定科技含量,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能手、土专家、田秀才,都被作为人才开发的对象。把回乡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三支一扶”大学生和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助手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后备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锻炼,逐渐充实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来,人才储备量稳步上升,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比如:高头村的李福,通过每年的“科普之冬”培训,对规模化生猪养殖产生了兴趣,人事部门了解情况后,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协调市畜牧局派出专家亲自指导,建起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养猪场,实现了从家庭小作坊式到规模化经营。目前,生猪年出栏达到2000头,存栏近500头,年创纯收入近2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二)质上实现了新突破。我区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并不算多,但是,在质量和层次上,实现了由原来的单一型、低职称向复合型、高职称转变。三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