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只选1项且选对的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31.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高,主要得益于A.各类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C.对外开放程度高D.生活消费水平高32.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
6
f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价格B.生活习惯C.交通条件33.图14示意我国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B.该村只有种植业C.塑料大棚改善的是光照条件D.塑料大棚改善的是热量条件34.图15是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园区规划建设图》,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和地价便宜B.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C.人才优势,信息高效D.优惠的政策条件
D.发展历史
太阳光线市场产品养猪场图14产品
图15
35.图16是《动漫产业流程图》。读图对该产业特征的叙述确的是
图16
A.企业规模大多较小,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B.生产工序简单,各种部件可集中在某一区域生产C.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距离远D.企业规模较大,各企业的空间分布多呈分散状态
7
f三、综合题共3题,25分
36.(7分)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分析回答问题。
图17:A、B、C三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图18:A国某市多年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率
‰,在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国。(2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欧洲
(单项选择)。(1分)D.北美洲
(3)图18是A国某市多年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试分析该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其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积极影响:;(2分)带来问题:。(2分)37.(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河汊纵横,地势低洼易涝。自南宋开始,“塞堑为塘,叠土为基”,发展基塘农业。20世纪30年代初,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稻田并存的局面。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塘农业不断减少,基塘质量不断下降,水稻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而花卉、蔬菜、亚热带水果种植等城郊型农业,以及各种农庄式休闲农业蓬勃兴起。
8
f图19
顺德陈村花卉生产基地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景观图和顺德陈村花卉生产基地图(1)珠江三角洲的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