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区送入装置后,经过一次换热,温度升到110150℃左右后,进入电脱盐装置做脱盐脱水处理,然后进一步换热升温后,进入初馏塔闪蒸。初底油在进行三次换热后,进入常压炉加热。加热至365℃左右的原油进入常压塔,从顶部及上部馏出汽油和轻柴油,并送至电精制系统精制后送成品罐区,下部馏出重柴油,底部抽出的常压渣油经减压炉进一步加热升温至400℃左右后进入减压塔,分馏出侧线蜡油,底部抽出的减压渣油或经换热降温后外送成品,或直接进入减粘炉加热后,去反应塔裂解,闪蒸塔闪蒸出瓦斯油后塔底减粘渣油经换热后外送成品。车间共设立了电脱精制岗位、常压岗位、减压岗位、司炉岗位、减粘岗位、司泵岗位及班长岗位七个岗位。司炉岗位是一个主要通过控制管式加热炉炉温来控制原料油加热温度的岗位,而加热炉的操作,简单地讲就是通过调节“三门一板”来稳定炉出口温度,以达到塔器蒸馏操作进料段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所以,对于司炉岗位来说,实现三门一板的合适比例,室内和现场的协调是岗位操作的关键。“三门一板”即所谓的:油门、汽门、风门和烟道挡板。它们的调节遵循了基础的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着火点。
f3、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受公司、车间及班组的一、二、三级安全教育。作为炼油这种高危行业,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人人都是义务消防员,人人都是安全生产排头兵”的理念作为企业文化被传承了下来。
…………………………………………
第二阶段:对常减压装置的概况、司炉岗位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了解,熟悉现场流程图纸的使用。
…………………………………………第三阶段:熟悉司炉岗位的基本操作。首先,对操作室的各仪表参数进行了熟悉,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和每一个参数调节对炉温及装置的影响。学习运用DCS自控系统对加热炉进行室内进行调整操作,掌握炉温波动的原因分析和如何及时调整恢复。其次,学习如何切换燃油泵;如何停、投风机;如何抽瓦斯油;如何现场调解“三门一板”来调节炉温等。另外,熟悉现实中油火焰与气火焰的不同,火软与火硬的调节等最基础的岗位操作。
…………………………………………
f四、实践总结及体会(不少于1500字)在常减压车间实践的日子里,感受颇深: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