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材料三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和原因。(4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这一说法?这种“虚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阐述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4分)23.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观点二: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观点三: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4分)(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的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观点三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观点三明显忽视了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