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1.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名声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B.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所利,各得所需,就是有德。C.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大德。D.理政者刻意求德施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2.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为”指的是“道法自然”,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B.“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无为”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有为”。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