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在很大程度上是“格式化”这种晋升体制的产物。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杰出的人才也有其不胜任的职级,他必须跳过那些不适合他的职级,以尽快到达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位。为此,西方通过文官制度和选举制度来平衡和优化个人的发展。它通过文官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一步步地按制度升迁,并享受良好的退休待遇。而对于有个性、有抱负、不愿意按部就班的人,则给予诸多破格提升的机会。在美国,许多高官都是直接被总统从教授、律师、记者的岗位上选拔出来的。一个人穿的鞋过大或过小都会很别扭,古老的“格”不仅老化了中国,也夺走了许多个人的舒适与快乐。而若每个人都能满足于自己称职的位,不一味好高骛远,则不仅自己胜任并感到愉快,而
第Ⅰ卷
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如此看来,“不拘一格降人才”实在是有着政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乃至保健学的多重意义。1.以下有关“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对“格”的看重影响到了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B.中国“格式化”体系极易产生《彼得原理》中剖析的不称职现象。C.在“格”式的体系中,与众不同的人及其力求变革的主张常常显得不合时宜。D.晋升体制的“格式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保守、无原则的宽容和不思进取造成的。2.以下关于“格式化”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后期,吏部尚书崔亮制定的“停年格”的选官制度使北魏走向灭亡。B.唐玄宗时十分看重用人之“格”,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C.晋升体系的“格式化”在唐朝形成并一直延续,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D.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用人打破“格式化”体系有着密切关系。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是否得当。B.“格式化”晋升体系催生的明哲保身的从政原则使很多贤才不得不与岁月较量。C.西方通过选举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和不愿按部就班的人都能得到合理晋升。D.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位置,则不仅自己愉快,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寓山注》序【明】祁彪佳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①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