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指导和培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树立了“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旧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提高现阶段学习英语的能力,甚至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这正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务实课题。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学生主体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也就是说自主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现在新的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提出“以人为本”“课是标”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
1
f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学生在高考中能考出好成绩,能有更多的毕业生考进好的大学,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我们老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自主性是一种承担自身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有待于开发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呢?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情感因素教师应辨证认识“师道尊严”的传统,不应“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是“大人”,学生是“小孩”,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便是灌注语言知识,教师主宰着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即使学生独立作业时,通常教师也习惯在学生一遇到困难时,就向学生伸出援助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