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逐步普及,防止网络病毒感染计算机,成为当前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必须清楚地认识网络病毒的特征、特点,从而给出有效地解决办法。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计算机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编制或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能够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拥有自我复制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具有传染性、复制性和破坏性。它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里,等达到一定的外部条件时就会激活,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中,感染其他文件,破坏计算机资源。当前计算机病毒按照感染对象可以分为:(1)引导型病毒。引导型病毒攻击计算机磁盘的引导区,获得启动优先权,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由于此类病毒感染的是磁盘引导区,因此,可能会造成系统无法引导,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不过由于这类病毒出现较早,现在的杀毒软件都已能够查杀此类病毒,像360、金山、卡巴斯基、诺顿等。(2)文件型病毒。此类病毒一般感染计算机里的可执行文件。当用户执行可执行文件时,病毒程序同时被激活。近年来出现的感染系统的sys、dll、ovl文件的病毒,就是文件型病毒。由于被感染的文件大都是某些程序的配置和链接文件,当这些文件被执行
f时,这些病毒文件也随之被加载了,它们可以将自身整个地或者分散地插入到文件的空白字节中,并不见文件的字节数增加,提高了病毒的隐蔽性。
(3)网络型病毒。网络型病毒是近十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感染对象和攻击传播方式不再单一、单调,而是逐渐变得复杂、综合、隐蔽。当前出现的网络型病毒类型按攻击手段分为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按照传播途径分为邮件病毒和漏洞型病毒。
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后门程序,主要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一般被当作黑客工具。黑客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取用户资料。虽然木马程序不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但是,一旦用户运行木马,那么黑客就有了整个机器的掌控权。
蠕虫病毒。蠕虫病毒可以通过mirc脚本和htm文件进行传播,它在感染了用户的计算机后,会自动寻找本地和网络驱动器,查找目录,搜索可感染的文件,然后用病毒代码覆盖原来的用户文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vbs”。蠕虫病毒的传播依赖主机和网络的运行,不需要依赖修改主机其他文件,因此,一旦蠕虫病毒传播开来,很容易使整个系统瘫痪。另外,对此病毒的查杀也会非常困难,只要网络里有一台主机上没有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