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时候还不能真正把基层团的工作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很重要,基层的同志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善于把工作、活动和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能够帮助下一个层级的团组织在工作上作出必要的长远考虑,而不只是让下级简单地参与面上的活动。共青团是要搞活动,问题是搞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放在哪个层级?这是关键。在团内有一个很危险的思想倾向,就是把与少数青年的联系等于与广大青年的联系。如果眼睛只盯着参加具体活动的少数青年,忽略了更大范围内的组织覆盖,最后就只能保持同少数青年的联系,从而丢掉广大的青年群众。
f(二)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
关于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在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我们作了六点归纳,即要从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与党的事业有着本质联系的角度,从团的组织功能和组织活力根本标志的角度,从四项职能实现前提和“两个全体青年”目标任务的角度,从真正广泛有效地把广大青年组织动员起来作贡献的实现前提的角度,从两种动员方式相结合、克服组织化动员薄弱问题的角度,从团与广大青年最普遍联系的路径、载体、渠道和边界关系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基层工作活力的重要意义。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看法,希望全团的领导机关的同志能达成统一。如果一定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比作一项工程的话,那么书记处非常清醒、坚定地认为,这项工程绝不是一般意义的“基础工程”,在当前是团组织的“活力工程”“生、命力工程”。
共青团活力的根本评价标准在于我们与广大青年的关系,基层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恰恰处于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边界上。我们是否具有活力也不以我们的评价为准,而在于党的评价,在于青年怎么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同志们一定要格外清醒。我们分析过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其中第一条就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可以通过执政行为在执政过程中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共青团没有这个转换路径,我们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组织,根本任务就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
f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如果我们不能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组织、联系、覆盖、引导广大青年,就无法完成这一政治使命,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体现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