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物流等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形成。
(二)存在问题。
1总体水平较低。2009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仅低于北京、广东、浙江等发达省市,也低于全国426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就业贡献度不高,新增就业主渠道作用远未充分发挥。
2竞争能力不强。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规模不大;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尚未形成竞争优势;服务名牌匮乏,大企业、大项目不多,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服务业集聚区功能不完善,创新能力较差。
3体制机制制约。传统的发展观念还没有彻底扭转,对服务业发展规律、路径和手段的认识有待深化。改革尚不到位,部分领域长期垄断经营或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一些歧视性和限制性政策依然存在;环境尚不宽松,硬件条件、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消费环境及执法监督尚需优化和规范。
(三)发展环境。
1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十二五”期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质提速,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将催生出巨大的生产服务需求;京津冀都市圈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消费群体加速崛起,将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为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将促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
2宏观政策更加有利。“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上来,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服务性消费,而且有利于推动服务设施建设,破除各种消费制约,增强服务供给能力,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河北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完善了政策措
f施,有利于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步伐。
3支撑条件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继续改善,中小城镇快速发展,资源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将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广泛应用,将使服务资源得到开发,传统业态得到升级,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我省与京津及周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