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历史上著名的统计学家蒲丰(Buffo
)和皮尔逊(Pearso
)曾进行过大量抛硬币的试验,其结果如下
表所示
总次数
出现正面次数
出现正面的频率
德摩根
2048
1061
05181
蒲丰
4040
2048
05069
皮尔逊
12000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5
可见出现正面的频率总是在05附近摆动。并且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它会逐渐稳定于05这个数字。
人们发现在做大量重复随机实验时,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的频率就会在一个固定数的附件摆动,有一
定的稳定性。AH柯尔莫哥洛夫在1933年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每个中小学生都对投硬币实验十分感兴趣,有着亲手尝试的愿望,但是苦于实验的枯燥性和耗时性,亲
手实验的愿望未能如愿。
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开始数学实验以来,数学实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是可
以借助计算机去探索和发现的。近十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的数学实验教材和一些好的数学实验范例,但是
这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如mathematica编程matlab编程等,才能实现人机对话,因此数学实验只
能在具有一定数学知识和较高计算机编程能力的特定人群中使用,不能“飞入寻常巷陌家”。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来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的一门综合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洛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试验
解决随机问题的方法。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数学家GLLBuffo
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
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军事模拟
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一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研究目的
研发《单机版投硬币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光盘储存,携带方便,能在PC机上实验,并给出统计数据,
用以说明:实验总次数越多,就越能说明概率的统计定义的合理性。
(三)研究意义
(1)研发的《单机版投硬币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不要求实验操作者具备任何计算机编程能力,真正
做到了数学实验“飞入寻常巷陌家”。
(2)研发的《单机版投硬币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可作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中学)课程的配
套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发表了1篇科研论文《经典概率事件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实现》拟刊发于《衡阳师范学院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