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讯网用巧劲引活水公用事业亟待多维改革20130617出租车难打、天然气闹“气荒”、柴油限供一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需求,一边是交通、水电油气等配套公用事业供给的“瓶颈”凸显。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但生活成本的持续增加不禁令人担心:我们的城镇做好准备了吗?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需要巨额资金,但目前一听证就涨价、过于倚重消费端分摊成本上升压力的模式能否进行调整?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建议,完善定价机制仅是满足公共产品资金供给的一个方面,核心解决之道是打破垄断,从源头上引入民营资本等活水,改革政府补贴制度,利用好资本市场,从根本上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看价改大势所趋城镇化的深度推进将催生巨大的公共产品需求,而相关资金的供给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完善现行定价机制来满足。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理论,当城镇化率介于30和70之间时,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我国城镇人口从67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526。尽管如此,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率仅高于印度,远低于巴西的84和俄罗斯的74,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公用事业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以天然气为例,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居民还是工业需求,大量使用更清洁的天然气能源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从44逐步提升至75,预计今后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504。负责提供公共产品的地方政府目前已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有数据显示,北京市2009年仅用于公交的财政补贴已达几十亿元,用于地铁建设的政府投资更多,热力、自来水、排水、环卫等部门每年也均需至少上亿元的财政补贴,而且逐年增加。巨大的资金需求未来如何得到满足?涨价无疑是选择之一,也是当下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实行的对策。继长春市4月1日宣布居民用气上涨40后,邯郸、苏
1
f州等城市也宣布涨价。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水、电、油、气等资源品价格仍以行政定价为主,距离市场化配置资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既然新型城镇化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核心,那么资源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国泰君安分析师汪进表示,新型城镇化离不开资源品价格改革。资源品价格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定价机制出现扭曲,过低的价格造成了资源浪费,而合理运用价格杠杆,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优化经济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品价格改革的逻辑一是提高公共品、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