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全烫了,是有点老气,你知道的学校是不允许烫发染发的,班级里也不能开这个头,你也化了200元,我不叫你马上拉直,让你保留一个星期,利用这个星期日,把它去拉直,可以吗?她当场就答应了。(我也没跟她讲她妈来校找过我谈话,谈了许多无奈,因为学生是很忌讳家长到校告状的,否则效果适得其反),这时老师千万不能居
f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反而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三、家长和老师应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冷静、理智地处理事情到下星期一早上,我还没上班,就接到了小张的电话,她说:“赵老师由于这个星期日我去学了弹琴,没时间去把头发拉直,”我知道她其实有点舍不得,这时我并没有生气或责骂,而是说:“好的,那下个星期日再去把它拉直。”又下星期一早自修我一看,她还是没把头发拉直,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般都可能会发火,但我此时还是很冷静的,站在她课桌旁眼睛一直盯着她,不讲任何话,此时她脸红红的,把头慢慢地低下,知道我的用意了,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些年轻教师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场就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骂一通,什么你脸皮真厚,你太臭美,甚至把他们拉到办公室不让他们上课,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出他们的丑,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学生与老师当场顶撞,或者一声不吭,会有抵触情绪,对老师表现出反感或厌恶,结果老师自己都很没面子。我就没这么做,当天放学前我再次找她谈话,此时我们很好交流了,她主动跟我讲:这次没把头发拉直我是有我的想法的:怕同学中有人会说我没“志气”,说一些风凉话。我知道她的担忧后,再跟她讲了一些道理,很快她答应了我的要求,说回家后一定把头发拉直,当天晚上我就接到她妈妈的电话:她说她在理发店外面与我打电话,(她妈现在也很注意谈话方式了),小张现在正在理发店把头发拉直,她妈很激动在说:是老师说服了她,在电话里不停地说谢谢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不妨认真听完他们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多同学生谈话,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谈出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困惑。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学生的心相连,心相通,逆反心理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四、结论由此可见:当学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时,老师或家长切莫能用命令、操之过急或随意发表评论,而应当采取冷静、耐心、聆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在想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