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二O一三年十月
f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2日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主题:脑梗塞防治组织者:街道爱卫办主讲人:
活动地点:16楼会议室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30人
活动内容:
脑梗塞防治知识
活动总结评价:通过参加此次讲座使辖区街道干部职工及居民了解脑梗塞防治方面的
知识,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积极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此次讲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f
通知
各居委会、街直各单位:为了做好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我街道干部职工及居民了解脑
梗塞防治知识。特在16楼会议室举办居民脑梗塞防治知识讲座并现场答疑,请准时参加讲座。
时间:2013年10月12日上午9:0011:00。地点:16楼会议室讲座内容:脑梗塞防治知识参加人员:街道干部职工、各居委会派5名居民代表
2013年10月10日
f
脑梗塞的防治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脑梗塞病人一般会经过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三个阶段,多数病人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性防治都是在家中进行,如果能够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坚持饮食调节、坚持肢体功能等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能够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并不再复发的康复治疗目的的。
发病先兆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
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
f
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