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出现错台现象。外侧模板加固采用碗扣架配合钢管及木工字梁、槽钢进行加固,加固顺序由内到外为木工字梁→槽钢→钢管支撑→碗扣架。碗扣架采用60cm60cm60cm,钢管斜撑竖直向、水平向均为60cm一道,一端支护在槽钢上面,一端支护在边坡上面,支护在边坡上面的钢管,下面垫1010cm方木,扩大受力面积。
模板顶口采用钢管固定,防止其上口向外移动。竖直方向每隔50cm方一道510cm的方木作为内支撑,水平方向每隔100cm放一道内支撑。防止模板内倾,浇筑混凝土时,每浇筑50cm,取下一道方木内支撑。一直到混凝土浇筑完成。具体布置见附图5、附图6。在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内侧模板上方搭设一个操作平台,供人员在上面操作、检查。4闭合框架底板模板安装及加固
模板组成体系与U槽段相同。只有内侧液角悬模,内侧液角悬模设置一个内部钢管支撑,与中隔墙的液角悬模相连接,防止模板出现横向位移。由于侧墙与中隔墙距离为123m,所以设置2道马蹬筋,进行钢管加固,马蹬筋与地板钢筋焊接到一起,每道的间距为41m。具体布置如附图7。5侧墙、中隔墙模板安装及加固
模板组成体系与U槽段内侧模板相同。模板加固体系与U槽段相同。6.顶板模板安装及加固
内部支撑采用满堂碗扣架模式,碗扣架步距均为025m底托04m12m309m204m碗扣架上面是1010cm方木,之后为木工字梁,最后是18mm厚的模板;纵距均为06m;横距是变化的,大部分横距为06m,在液角处加密,变为03m,具体布置见附图8。
顶板上斜坡位置采用挂钢筋网片的形式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为15cm。先挂网后浇筑,挂一层浇筑一层的模式进行施工。一直浇筑至设计高程。顶板下斜披位置采用多加钢管斜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沿斜坡方向每隔100cm一道。共计4道,斜撑的钢管与碗扣架用扣件相连接,其间距为60cm一个。
顶板模板及其下部碗扣架多搭设出来15m,方便端模架设及加固。顶板端模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板,后面是1010cm方木的背楞,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间距为35cm一道,再用1010cm方木制作成三角支撑,三角支撑的
间距为60cm一道,三角支撑与背楞相连接,保证模板没有纵向位移。
具体布置见附图9。
六.模板拆除
现浇结构模板的拆除时间,取决于结构的性质、模板的用途和
混凝土硬化速度。及时拆模,可提高模板的周转,为后续工作创造
条件。如过早拆模,因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过早承受荷载而产
生变形甚至会造成重在的质量事故。因而,整体式结构的模板及其
支架的拆除,应遵守下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