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敌佚能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容”“守其所不攻”“敌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这其中的精髓与毛泽东总结出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游击战原则不谋而合。毛泽东曾经在《解放》周刊上发表过一篇军事论文《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对游击战争理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发挥,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游击战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抗日游击战争的顺利发展,对于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力量,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胜敌益强《孙子兵法〃作战篇》“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缴获了敌人的作战武器或者俘虏了对方的将士,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发挥其作用,使敌优势充分为我所用,我们的军队就比较重视对敌人的利用。国民党的著名将领程潜在1949年时率领湖南的保安部队和国民党第
f一兵团全体官兵在长沙起义,在湘中的和平解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共产党并没有嫌弃他是国民党的将领,相反却委以他重任,解放后,他先后在中央任许多要职,直至病逝。还有许多的国民党将领,比如吴奇伟,李觉,唐生明,他们都曾领导过起义,为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也在共产党后来建设新中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政治工作《孙子兵法〃军形篇》“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掌握战争胜败的决定权。八路军很重视政治工作,首先要求官兵一致,肃清封建主义,不允许打骂士兵,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在最初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军队的粮食补给遇到了困难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了下山挑粮的运动朱德同志作为军长,每天要指挥军队行军打仗,很辛苦,但大家忙着挑粮食时,总是少不了朱总司令的身影,他和战士们一起劳动,为军队储备粮食。战士们怕他身体吃不消,就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他第二天却又买了一根个扁担,继续出来挑粮食了,他还在新扁担上刻上了“朱德的扁担”几个字。这件事在部队中传开,大家争先恐后的去挑粮食,劲头比原来足了一倍。另外,军队里还要求军民一致,战士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便是最好的证明。每到一个村落,战士们都会积极的写标语,为老乡打扫庭院,挑水,还有为民除害,打土豪,除恶霸,为人民减轻了经济负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与支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