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内部控制信息后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2)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能会涉及商业秘密。上市公司担心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泄露公司商业秘密而导致公司处于不利境地,同时,内部控制信息属于描述性信息,其在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诉讼风险。(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相应的规范。一直以来,企业认为只
6
f要制定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甚至在不科学的绩效考评下,高管层为了迎合某些业绩需要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目的下,他们不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也不会有披露的热情和信誉。
2内部控制信息批露文献综述
2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
国外专家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个关键因素出发,如财务状况、披露成本、企业价值、管理风险缺陷性等方面。如Richa
dMihalek1运用股票回报率和交易量验证了内部控制法律事件的信息含量,他发现,相对于配对样本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事件期反应显著大于非事件期反应,并且SOX法案404条款的信息量高于302款信息含量,这些信息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Aquila2认为《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具有强制性的要求,并对财务报告的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Herma
so
3的调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改进了内部控制,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内部控制,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是否有效。Tipgos3认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报告为管理层讨论或者关注年报中无法提供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公司可以在内部控制报告中与其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讨论公司实施的战略和公司采用的政策。Hammersley等5检验了股票价格对管理者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特性,如严肃性、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效果的结论、审计能力、披露的模糊性等缺陷,以及其他重要公告的反应,还研究了管理者的报酬和实质性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
2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
221关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现状的研究李明辉、河海6对于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上市公司年报中,大多数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往往只有“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之类的简单一句话。222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7
f张晓梅7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陈良民8认为我国出台的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和规定的有效执行存在很多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