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减排量(CCER)”,可以进入碳市场交易,按照1:1比例替代碳排放配额(价格略低于配额)。专家介绍,五大发电企业的新能源项目把申报CCER作为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标配,目前北京交易所有53家新能源企业注册参与碳交易。CCER的管理交易机制如下图所示。
2
f4碳资产管理截止2018年4月,全国7个试点地区共接近3000家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近50亿元。
图示涵义概括为:利用碳排放配额和CCER,在碳市场进行实物和期货交易,控制公司碳排放额度完成履约的前提下,在碳交易实物和期货市场择机出货,创造利润。
3
f(二)电力交易政策、交易模式周立专专家从国家电改系列政策对电力交易市场现状及发展进行讲解,对售电公司在电力交易中的定位,发用电企业在电改新形势下如何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讲解。1电力交易系列政策电力交易市场下发了系列文件,明确了一是独立交易机构;二是放开增量配售点市场、放开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电计划;三是通过加强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计划、强化提升电力安全高效可靠运行,要求加快从计划性向市场化转变,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发、输、配、售、用”各环节的效率。2电力交易市场划分国家在电力交易改革上,采用了国外成熟的两种市场模式,各省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各省的社会经济、能源电力发展的市场特点,在两大类交易品种下(分散式交易;集中式交易),再结合各省网源结构、负荷需求,市场主体来开展不同细分领域的分项交易类型(如政府间协议、供需方中长协、周期内的市场集中或撮合竞价、新能源替代等交易类型)。从交易标的的属性上区分,电力市场只有实物交易(出厂电量交易)和权益交易(履约合同交易)两种。国家境内在统一的政策和管理标准下是一个整体电力市场。但是由于各省区的能源电力产业情况,省级行政辖区内的管理标准和运行效率各不相同,在电力市场化初期自然形成了省内市场、省间市场和跨区域市场,各市场之间由于历史原因至今存在政策和机制壁垒。省内市场的发育依托各省份电改进度,总体上顺利,各省的交易规模都逐年增大。针对跨区域市场,目前均由已经成立的国家级电力交易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分别统筹负责。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国网公司营业区域的跨省区交易;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南网公司业务区域的跨省区交易。跨省区交易在政策上还处在摸索和试行阶段(已有案例)。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