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之为人在于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毫无疑问地指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向性。创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
一、农村小学思想教育分析(一)农村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情况农村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现在农村大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因而针对学生进行重点关爱和教育。(二)教育观念落后现有部分学校虽然接受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只是零碎的、孤立的,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层次上,全面发展只是一句口号。(三)缺少实践活动缺少开展主题活动,通过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类似活动。环境熏陶更为匮乏,无法规范日常行为。难以开展入学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孝心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少先队大队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检查评估制度,并组织学生自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礼仪教育开展得少,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家长也认为学校搞活动是形式,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是“有那功夫不如多教几个字”。长此以往,学生也忽视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各项活动不配合,不仅仅是受条件的制约了。因此,原本就思想较为落后,刚刚燃起的兴致与各种计划、设计全部毁于一旦。(四)思想教育的意识较原始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由于我们学额少,居住分散,各校不集中,而且在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孩子一年都见不到爸爸妈妈,这一特殊性就阻碍了积极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发展,孩子的教育停留在隔代的教育层面,所谓的教育不过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至于什么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完全没有,有的也是停留在“听话啊”一句话上,这能代表什么呢?二、农村小学思想教育缺失的原因
f(一)重视不够,监管不力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侧重于语文、、学科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对小学德育工作管理仅限于工作计划列出几条,强调一下,无具体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督查措施、考评细则。同时对辖区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监督不力,甚至于不把德育工作纳入考核评估之列,正常的业务检查、对学校的评估、对校长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