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华图教育河南分校苑旭
最近,以房养老的话题提出之后,在社会引起的反应比较大。中国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形式,现在提出给有房无子女老人多一个以房养老商业保险的选择,没想到把很多人给搞糊涂了,以为社保也不给、政府也不管,老人除抵押房屋就没别的路了。引起广泛讨论。以房养老,就是一款个性化的小众金融产品,用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话说:“这是个金融产品,不是社保产品。只需金融部门放开即可,和养老无关。”上海七旬老人杨招娣没有亲生儿女,丈夫死后,她除有低保还有套小居房改房,老人该如何养老?在老龄化社会日益逼近的今天,杨招娣老人,只是中国养老困局的一个小碎片,也是国内“以房养老”的首倡者孟晓苏在微博里举的一个“科普”实例“若租房养老月租1500元加低保够住养老院;若反向抵押每月15万元并终生住房,再租出可多得1500元,但房子不能传子女。老人该如何选择呢?”孟晓苏试图通过这个实例直观阐述“反向抵押”的经济优势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房子,并有开发自有房子的商业价值的意愿,那么,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每月支付养老金,这种“以房养老”模式就值得选择,在孟晓苏看来,这比起靠低保不够花、留着租或者卖又有钱不敢花,收益显然不言而喻。其实,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在国内,提出已然10年有余,其间零星试点效果寥寥,正当前途未卜之时,国务院一份文件出台才算峰回路转。近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层级最高、涉及部门最多、优惠政策最多的养老文件,当然,争议也可能是最大的,就是因为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我国将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在近两年不断传出养老资金缺口较大、延迟退休等忧虑信息的当口,又接收到“以房养老”的信息,让人难免认为这又是在算计百姓的房子。以房养老,就是一款个性化的小众金融产品,用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话说:“这是个金融产品,不是社保产品。只需金融部门放开即可,和养老无关”。说白了,就是在政府兜底之外,引入金融资本介入养老事务的一款商业保险产品。老龄化压力,急需多样化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但好事多磨,在推动产品入市受阻后,2006年,孟晓苏牵头创办幸福人寿保险,致力于开发“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但直到今天幸福人寿的主要保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