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不能有效抵消混凝土内部足够的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在钢筋周围混凝土受到约束不能很自由发生形变。如果钢筋直径偏大约束很强钢筋周围混凝土将产生很大的应力。另外设计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也易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大体积高强混凝土设计成高标号由于其脆性大为增加抗拉能力降低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对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大为提高。同时混凝土强度高约束增强也是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本工程井壁内层采用内钢筒结构内钢筒通过锚卡与混凝土连结使混凝土受到边界约束在锚卡周围混凝土也受到强的约束对混凝土自由形变非常不利。
16选用材料不合理引起的裂缝
水化热主要是水泥中矿物组份在水化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因此选用合适的水泥对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至关重要。选用中、低热水泥或大坝水泥有利于降低水化热但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且价格高于普通水泥。另外水泥改标后其比表面积比改标前大为提高虽然能增加水泥的抗压强度但不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和延缓放热速度容易产生应力聚集。骨料的品种、粒径对混凝土收缩也有很大影响。骨料的粒径大混凝土收缩小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散发但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特别是高强度混凝土。
17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的裂缝
3
f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越高。当温度下降快,会大大增加外层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使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一环。
4
f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第二章防止裂缝的措施
由以上分析,材料型裂缝主要是由温差和收缩引起,所以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就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差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具体措施如下。
21设计措施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四、配合比设计:设计配合比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但必须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配确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