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年上半年《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教材: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主编:沈越张可君)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班级:动漫1803班(实验楼六楼西头北。)20人(5人一组)平面设计1804班(实验楼六楼西头南。)24人(6人一组)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认清自己今天和未来的角色变化:消费者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民主政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等。
2我们也将学习和掌握成为这些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正确的观念和初步的能力。教学内容:经济:第一、二单元。政治:第三、四单元。社会:第五单元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6课时)
一、本单元在全书的位置:基础。经济是政治、文化、社会的基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经济是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编排角度按照消费者、劳动者、纳税人和理财者三个角度去编排。消费者层次:透视商品交换和消费(第1课)劳动者层次: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第2课)纳税人和理财者层次:个人收入和理财(第3课)
三、本单元的知识范围:基本的经济常识。
四、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为学生参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做好知识能力的铺垫。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作用,理解交织规律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2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3评析常见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f教学要求:1认知: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来历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树立科学消费观。2情感态度观念:1正确的金钱观。2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3科学的消费观。3运用:(1)能识别商品。(2)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中的作用,正确对待货币。(3)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曲线图,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4)根据个人每月或每半月的零花钱,设计个人(半)月消费方案。(5)提出做好环保行动的建议并自觉践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结合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问题讲好、讲活。
教学方法:PPT讲解、辩论赛、抢答赛。
授课过程:
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