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充分诵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2、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3、体会文章的语言,感悟文章的诗意美。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深情,认识感恩。2、理解作者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
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
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学习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何谓陈情?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
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那么,《陈情表》是谁在陈情?为何陈情?陈述的又是什么情呢
三、为何陈情?
通过介绍背景,引出本文所陈之情:孝情、忠情、苦情(板书)
四、如何陈情?
(一)诵读课文
1、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自由诵读。(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二)文本解读
1、师生讨论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境遇
第二段:续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2、讲解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重点字词梳理
以:因为。
夙:早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不幸。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f夺:改变。
不行:不能走路。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至于:古义,达到某种程度;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成立;理论意见有根有据,站
得住。
鲜:本是“少”的意思,在这里指“没有”。
祚:福分。
吊:安慰。
婴:被……缠着。
蓐:通“褥”,垫子。
(3)分析第一段
①在这一段的开始,李密说,臣以险衅,夙遭悯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起总摄作用,
统领文章第一段。
②那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同学们看一看,李密遭遇的第一个不幸
是什么?
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这第一个不幸我们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一下,应该怎么说比较好?
明确:父母早失或失父失母或父死母嫁。
③李密遭遇的第二个不幸是什么?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