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要把“育人”放在体育教学首位。体育教学比其它学科更有机会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公平、公正、坚毅、勤劳、勇敢、团队精神、组织纪律性等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群体活动突发事件渗透方法
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注意在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中渗透德育教育1教师的仪表。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要从教师形象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在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2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f3教师的态度。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对人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