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批教育信息化师资人员培训培养基地)。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强调:“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有效解决了PC部署分散、管理维护难、运维成本大、损坏率高等实际问题。
第3页共16页
f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21现状
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中的现状:(1)资源庞大且杂乱:老师拥有各种形式的教学辅助资源,老师难以使用杂乱无章的资源。(2)单向教学,缺少互动:大部分老师只是单向地传授知识,“教”与“学”分离,缺少师生间互动。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3)资源孤岛:校与校、班与班、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等都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资源无法交流、共享。(4)设备管理不易:各种多媒体设备,规模越来越庞大,现有的装备应用与管理,往往依靠人力、制度和经验,缺乏技术手段和科学性的管理与评估。(5)教师教学难,学生负担大:因为缺乏好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老师授课的效率受到影响。老师在难以提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来保证其学习质量和知识吸收。旧有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老师一直为如何更好地备授课头痛不已,也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6软硬件繁多,教师负荷大:各种教学辅助硬件及软件之建置,造成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资源使用、云平台使用之中,和教师常态化之工作大相径庭。
22需求分析
(1)需一体化之完整解决方案,为教学的各个终端提供信息化的硬件及软件。(2)设备数量应尽可能少,设备的集成化、复用度更高,可综合应用到不同需求场景中,降低学校综合成本。(3)系统中的硬软件经由网络之互联互通,可满足师生在学校内、外随时随地教与学。(4)老师能方便地备课,灵活地授课,快捷地发布授课内容,调高备授课效率,减少老师的工作负担。(5)老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及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之教学方式。(6)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高效、自主地学习,并培养团队合作之能力。
第4页共16页
f(7)教学过程能够得到记录,供学校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分析。(8)有效管理设备,可对装备基础信息实时采集,并适合大规模部署。(9)方案硬件及软件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强,适应未来变化与发展。
第5页共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