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研员角色、职责及专业成长的思考
1、老师对教研员的“十盼”和“十怕”一盼教研员成为好教员,送教上门;二盼教研员成为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引导大家走科研之路;三盼教研员成为传播教改动态的信息员;四盼教研员成为教师发展的服务员;五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际交流的联络员:六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本研究的辅导员;七盼教研员成为倾听大家声音的录音员:八盼教研员成为学校教科研规划的设计员;九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展示的编导员;十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员。一怕教研员成了居高临下的准官员;二怕教研员成了指手画脚的仲裁员;三怕教研员成了教参和教辅的推销员;四怕教研员成了学生课外的补习员:五怕教研员成了浑浑噩噩的烟酒员:六怕教研员成了游山玩水的旅游员;七怕教研员成了随从领导下访的陪同员;八怕教研员成了只收集资料的统计员;九怕教研员成了只作几场报告的宣读员;十怕教研员成了无所事事的闲杂员。2、教研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示范引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努力降低研究重心、积极转变教研职能,并在指导研究服务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教研员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那么,教学实践中教研员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示范引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示范引领:(1)授课引领。按照新的课程理论和学科课程标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而非“作秀”。
f(2)评课引领。根据课标要求,借助个人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背后的支撑理念,提出问题的核心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教学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在评课活动中,力求通过与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探讨,使授课教师得到既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又学会如何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双重收获。(3)论文引领。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一个教研员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因为思想是写作的眼睛,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教研员要善于在思考中总结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利弊和得失,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写作文章,表达思想,传播经验,提供范例。(4)课题引领。善于将课改中的问题提炼为研究课题,进行专项改革研究,以解决校本教研中的困惑。(5)命题引领。能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校本实际,命制出高水准的试题。一个教研员,只有当他不断地从奉献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变,从操作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单向型教师向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