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23页例3,第2425页练习五的第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重点难点】1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养过蚕宝宝没,养过多少呢?是怎么放的呢?2出示教材第23页例3情景图。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新课讲授】1应用提升。(1)引导指出问题。师:看着有关放蚕宝宝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相互评一评。汇报、交流。生1:一共有15只蚕宝宝,放到3个纸盒里,平均每个纸盒放几只?生2:一共有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2)引导解决问题。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f生1:第一个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列式是:15÷3=5(只)。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1:因为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15÷3计算求出每盒放5只。师:说得真好!谁能说说第二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列式是:15÷53(个)。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15÷53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因为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求用几个纸盒,也就是求15只里面有几个5只,用除法计算,所以15÷5=3,求出可以分3个。生3:15÷5=3,表示的意思是一共15只,每5只放一盒,求要用几个纸盒。师:说得很有道理。(3)引导比较小结。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1:我们发现这两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生2:我们发现这两道题的算式是有关系的。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或者商,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