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际货币金融制度
第一节国际金融法与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和内容
国际金融法I
ter
atio
alfi
a
celaw是调整资金跨国流动所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其调整范围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借贷、收付方式、结算、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等法律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法的内容比较复杂,本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国际货币法律制度1944年签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构成国际货币法律体系的基石,确立了战后国际法律体系。各成员国的涉外货币法律制度,以及参加的相关国际条约,均不得与协定相抵触。依《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市场具有管理和金融机构等职能。因此,在此主要研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规定等。(二)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制度国际融资是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租赁等。国际融资是融资各方通过签定有关法律协议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研究国际融资协议的一般法律条款和特殊法律条款的内容;同时,国际融资往往需要担保支持,因此,也要研究常用的融资担保制度,如见索即付保证、备用信用证、浮动抵押和意愿书等。(三)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跨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各国的金融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成为跨国银行的母国和东道国涉外金融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条约。
二、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渊源
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一)有国际条约。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世界银行协定》、;具约束性惯例,如《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任意性惯例,如《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ACE惯例规则;(二)涉外金融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国家对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所确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无论其以何种规范形式表现,如办法、条例、规定、法律等,主要涉及到:(1)对外筹资,如借款、发行证券(股票、债券等)(2)金融资产的向外移动,如对:外投资、国际支付;(3)担保,如对外筹资和投资的担保和对外来投资的担保。
1
f三、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I
ter
atio
almo
etarysystem是指国际经贸、金融交易中,各国对主导货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所规定的规范和采取的做法的统称。其内容包括:汇率制度,如本币对外币的比价及其确定、维持、调整等;货币转移的界限,如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和转移,国际支付是否限制等r